執飛機型Cessna 208單發渦槳固定翼飛機
座位數12個
巡航速度341km/h
較大航程1280km
實用升限7224m
較大起飛重量3970kg
機組人員配置雙機長制機組
機載觀察設備光電吊艙、手持紅外長焦攝像機等
衛星遙感監測系統是利用遙感技術進行監測的技術方法,主要有地面覆蓋、大氣、海洋和近地表狀況等。遙感監測技術是通過航空或衛星等收集環境的電磁波信息對遠離的環境目標進行監測識別環境質量狀況的技術,它是一種的環境信息獲取技術,在獲取大面積同步和動態環境信息方面“快”而“全”,是其他檢測手段無法比擬和完成的。因此,得到日益廣泛的應用,如大氣、水質遙感監測,海洋油污染事故調查,城市熱環境及水域熱污染調查,城市綠地、景觀和環境背景調查,生態環境調查監測等。
指標體系
根據污染水的光普效應、水污染的遙感影像特征以及國內外遙感監測研究現狀,我國水環境遙感監測指標體系,包括空間、物理、化學、生物、綜合5大類15項指標。目前,國內外對水環境的遙感應用主要是為具有光學機理基礎的一些水質參數的提取,包括葉綠素a、懸浮物、CDOM、DOC、水溫、透明度、油污等,而其應用目標主要為大洋水體,因為大洋水體面積大,成分比較穩定,水體遙感圖像的大氣校正處理比對比較完善;對于其他無光學機理、需利用數學相關模型或者間斷手段提取的部分水質指標,其精度還遠遠達不到實際應用的需要,因此國外相關業務部門都沒有采用。 [1]
根據我國國情,從衛星遙感的角度講,河流和中、小型湖泊受衛星遙感時間、空間分辨率的限制而無法進行有效的監測?;谀壳拔覈塬@取遙感數據的時間、空間分辨率和信噪比,我國可進行業務遙感的水體為太湖和近海

監測應用領域編輯
礦山
國土資源部從2003年開始部署了**礦山的遙感調查與監測工作的試點研究,2006年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啟動了我國“礦產資源開發多目標遙感調查與監測”項目,主要根據國家需求和國土資源部管理工作的需要,選擇**礦集區、成礦帶、規劃區,開展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狀況、礦山環境和礦產資源規劃執行情況等多目標遙感調查與監測工作,獲取客觀基礎數據,形成綜合分析與評價報告,為國土資源部制訂礦產資源規劃、保持礦產資源的可持續開發與利用、維護礦產秩序及綜合整治礦區環境等提供技術支撐及決策支持。
目前,全國礦業開發形式依然嚴峻,違法違規開采現象時有發生,礦區地質環境破壞情況本底摸不清,礦山遙感監測工作必將會在未來的礦政管理工作中發揮*大的作用。

社會公益需求
衛星遙感技術用于氣象監測
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土地利用、城市化及荒漠化監測;
(2)農作物、森林等可再生資源的監測和評估;
(3)災害監測和環境監測。
此外,對道路、建筑工程的設計、選址等方面也有著廣闊的前景。
商業應用需求
遙感技術的應用是*其廣泛的,包括凡是涉及地球科學的各門類的學科和技術種類,遙感技術都能為它們提供信息。
高空間分辨率圖像數據和地理信息系統緊密結合,在未來的城市規劃、地籍管理、工程評估等方面將有廣闊的市場,預計每年會有14%左右的增長率;由于衛星數據的增加和小型廉價的工作站,圖像處理系統、軟件的發展與此相關的空間信息服務公司大大增加,由此形成的增值收益是衛星圖像銷售收益的六倍。由此可見,衛星遙感的商業化是衛星遙感應用產業化發展的推動力之一。

數據處理方法編輯
為了研究的需要,一般選擇影像清晰、反差適中、時相好、各項指標均能符合要求、容易辨別地類地物的遙感影像數據。對于所獲取的遙感影像數據,需要進行預處理才能正式使用。常用的Landsat TM影像在地面接收站即進行過較粗的輻射校正和幾何校正,除**的定量應用外,TM影像一般只需要進行幾何校正即可,校正后,進行圖像增強處理、波段合成及圖像拼接、裁剪處理,以期進一步發掘遙感影像的潛在信息,**和顯示目標物的所需專題特息。根據不同土地利用類型的光譜反映特征建立翻譯標志,采用目視解譯法識別影像的特征屬性,并結合野外調查資料對影像進行監督分類,得到遙感分類圖,比較各時相的遙感分類圖,完成檢測區的詳細制圖
http://www.tndbj.com